用心用情答好新時代考卷——港口區政協創新履職助推發展側記
□ 巫直霖 李林霞
政協委員深入基層一線了解民情,通過開展提案辦理,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圖為北港安置區新貌。 (港口區委宣傳部供圖)
港口區政協以開展“情系教育,成就夢想”捐資助學活動為載體,激發廣大政協委員為港口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公益事業獻愛心、辦實事、作貢獻的熱情。(港口區政協供圖)
為了使委員們更好地知情明政,有效了解港口區重大項目建設情況,港口區政協組織港口區政協委員和住港口區的市政協委員到轄區重點民生項目開展視察活動。圖為委員們在市第十一中學視察。 巫直霖 攝
港口區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圍繞黨政中心工作創新履職,政協事業之花拔蕊怒放,結出累累碩果。
新時代新舉措 大力推進“兩支隊伍”建設
港口區政協成立于1998年,歷經五屆委員會,現有政協委員130名,政協機關干部職工31名。近年來,在中共港口區委的正確領導和市政協的指導下,港口區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促進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為履行職能的第一要務,按照“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和“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要求,采取“編織一張培訓網+兩個轉變=三個提高”的整體協調推進方式,一手抓機關干部隊伍建設,一手抓委員隊伍管理,政協履職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為港口區建設廣西一流經濟強區作出了積極貢獻。
2016年以來,港口區政協共組織3次大型集中培訓,通過請專家教授“走進來”上門講課以及與廣西大學、市委黨校合作辦班培訓等多種形式,對全體委員全方位進行集訓,參加人數400多人次,基本上實現了每人每年輪訓一遍的目標。
獻良策添助力 助推發展彰顯政協作用
圍繞城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港口區政協認真履職盡責,確保抓出成效。
一是協商議政成效顯著。結合港口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港口區政協開展了《做好安置工作,促進項目落戶》《關于港口區首屆開海節及特色疍家文化旅游開發的對策研究》《如何壯大集體經濟》《打造清潔能源小鎮》等10多個重點課題調研,精心撰寫調研報告,并圍繞這些議題,認真組織召開了議政性常委會協商會議和專題協商會議,邀請區政府分管領導和區直有關部門參加會議,現場與委員和界別代表進行互動交流,坦誠回應委員代表的關切。議政性常委會協商建議案和專題協商成果及時報送港口區委、區政府,為港口區發展建諍言、獻良策,為改革發展出實招,添助力。
二是“聽民意、解民憂、惠民生”,加快落實一批民生工作。近年來,港口區堅持科學開展提案辦理協商,有力促進了《關于加快完善交通等基礎設施,助推企沙漁港經濟區開發建設的提案》《關于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建議》等一批緊貼黨政工作重心、群眾實惠性強的重點提案成果轉化。
此外,港口區政協負責牽頭撰寫的以解放海南戰役支前英雄人物、企沙大船隊的船工倫世祥的革命英雄事跡為題材的本土小說《大英雄》,已正式出版;同時,展示港口區建區25周年輝煌成就的區慶獻禮項目之一——《歷史的跨越——港口區建區25周年紀實畫冊》圓滿完成。
服務群眾獻出政協溫情。港口區政協積極搭建愛心平臺,始終堅持把引導委員勇挑社會責任擔子作為履職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政協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甘愿當好黨委政府收集社情民意信息的“直通車”。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港口區政協以開展“情系教育,成就夢想”活動為載體,組織政協常委、委員赴防城港市高級中學、企沙鎮華僑小學進行實地考察,政協委員們深入基層聽民意、解民意,激發廣大政協委員為港口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公益事業獻愛心、辦實事、作貢獻的熱情。港口區政協委員或委員單位在捐資助學、結對幫扶、敬老扶殘工作中,主動伸出支援之手,捐款達100多萬元,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贊揚。
抓好提案辦理 催出民生果實
港口區政協堅持組織委員開展面對面調研、點對點視察,認真把握城區社情民意信息脈搏,精準反映人民群眾所期所盼,通過提案辦理,關注民情、解決民憂。
2016年換屆以來,港口區政協收到提案240件,立案214件,立案率為89.2%。港口區始終將協商理念貫穿提案工作全過程,注重在提案辦前、辦中和辦后進行充分協商。每年挑選重點提案報請港口區主要領導閱批,遴選重點提案由該區政協主席、副主席領銜督辦。通過調研、現場走訪以及召開提案人、承辦單位和相關部門參加座談會的形式進行跟蹤督辦,推動相關事項得到解決。如《關于促進我區基層醫療機構持續健康發展的建議》提案經黨政主要領導批示后,該區財政拿出300多萬元,解決了多年歷史遺留問題;提案《關于加快完善機關工作人員下鄉補貼制度的建議》,得到港口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研究出臺了《防城港市港口區黨政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補充規定》,該區財政部門認真落實,為完善全區機關工作人員下鄉補貼標準提供了制度保障;此外,提案《關于擴大光坡鎮集鎮建設,促進光坡鎮城鎮化、提升光坡鎮城鎮品位的建議》,得到該區住建部門認真采納,將建議列入港口區2018年為民辦實事項目,投資約40萬元,硬化道路960平方米,鋪設排污排水管道160米,有效改善了光坡鎮集鎮面貌。
再如提案《關于加強我區基層醫療機構人才隊伍的建議》,得到港口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該區衛健部門通過實施“人才共享”,既解決了港口區鄉鎮衛生院引進人才難題,又避免了托管醫院陷入人員“空巢”的境況,實現了城鄉醫務人才能上能下、雙向流動的良好局面。同時,該區財政部門認真完善財政投入機制,不僅將港口區醫療機構在編人員工資中財政劃撥比例統一提高至75%,而且還將該區醫療機構已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差額部分從原來由醫療機構負擔改為區財政承擔,有效改善了全區醫療衛生隊伍福利待遇,進一步提升了港口區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服務大局勇擔當 書寫新時代新業績
港口區政協堅持在“一線”服務大項目,以服務全區中心工作為己任,在“一線”工作中勇于擔當,獻計出力。面對當前港口區承擔全市70%的征地拆遷任務實際,港口區政協巧借黨組“大會”“小會”之風,積極動員港口區政協班子成員率先表率“走出去”,勇敢置身征地一線挑重擔,全心竭力為黨政分憂。2016年以來,港口區政協班子成員分別在防東高鐵項目、王府片區、企沙片區及沙潭江片區等征遷工作中擔任指揮長或副指揮長,他們廢寢忘食,埋頭苦干,深入項目工作第一線,與大家一起攻堅克難,主動放棄周末及節假日等休息時間,頂著烈日進村入屯向群眾講解新政策,在征地拆遷現場揮灑汗水,積極為城區收獲征遷工作新成效奉獻智慧和力量。政協機關干部和部分委員也奮戰在工作一線,積極參與征地搬遷、巡察、績效等工作,為推動全區的各項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